2022年3月以来,来自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江苏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的16名专家组成的国家科技特派团紫云团对紫云进行“组团式”帮扶,点燃了产业振兴“新引擎”。
据了解,国家科技特派团紫云团主要围绕紫云红芯红薯、茶叶、蓝莓、生猪、蔬菜等产业开展技术服务。帮扶工作包括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农业主导产业质量效益提升、本土科技人才专业能力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
开展技术攻关和创新应用。一年多来,在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站长、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科技特派团紫云团团长李云的带领下,帮扶团队在白石岩乡建成了紫香源红芯红薯示范种植基地,成功培育脱毒苗实现红芯红薯品种改良,不仅让红芯红薯品相更好,而且让红芯红薯产量突破亩产5000斤,助推紫云红芯红薯产业提质增效。帮扶团队以紫云百灵生态蓝莓园为示范基地,开展蓝莓新品种引进种植、加工的科技实验工作,助力紫云蓝莓产业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富民产业,帮助紫云蓝莓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该帮扶团队以紫云土红坡茶园为示范基地,开展茶叶立体防控、茶叶深加工为主要内容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助力紫云春茶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同时,通过技术指导对紫云花猪进行保种、育种,助推紫云花猪产业发展。截至去年11月,国家科技特派团紫云团在紫云指导建设科技示范基地6个,梳理的科技需求72个,积极推动紫云红芯红薯、紫云蓝莓、紫云花猪等地标产品,开展新型高效绿色农业投入品科研攻关与应用并提供科技成果供给。投入应用新型高效绿色农业投入品9个,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模式)15个、新品种35个,农业新产品3个。
助推主导产业质量效益提升。国家科技特派团紫云团紧盯紫云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截至去年12月,帮助紫云解决农业具体技术问题37个,攻克红芯红薯加工专用品种选用、地下害虫精准防控技术、连作障碍缓解技术、蓝莓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生猪疫病防控技术等主导产业关键技术6个。
培养本土科技人才。为了使科技帮扶持续发挥作用,国家科技特派团紫云团通过本土人才结对帮带培养和技术咨询,促进本土科技人才专业能力稳步提升。目前,帮扶团队开展针对红芯红薯及蓝莓品种选育、农产品加工等科普知识宣传培训8次,累计培训350人次;开展技术咨询47次,培养当地农技人员42名,培养高素质农民216名,培养致富能手3名。
指导企业向上争取科技项目支持。通过国家科技特派团紫云团专家的指导,紫云去年申报国家重点帮扶项目1个(紫云红芯红薯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项目资金135万元;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个(宗地花猪遗传资源发掘创新及产业化应用与示范项目),项目资金7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