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大培养紫云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人才,助推紫云脱贫攻坚,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农业大学于2019年10月19日—20日,在紫云举办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共培训3期、410人次,其中,第一期130人;第二期160人;第三期120人次,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这次培训突现“政府重视、授课档次高、培训规模大、课堂纪律好、培训效果佳”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政府重视。县里对本次培训极为高度重视,培训前县政府办专门印发了《关于青岛市科技局对口支援安顺紫云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的通知》,对有关事宜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具体安排。培训中,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翁志江同志到会,并作动员讲话。翁县长在讲话中要求,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认识;要进一步提高食用菌菌产业的科技含量;要珍惜机会学有所悟。此外,县科技服务中心的干部职工和优纤贝公司经理全程参与、亲临组织指导,全程搞好服务,及时对培训中遇到问题及时解答、及时解决,直至培训结束。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办好本次培训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授课档次高。本次培训,青岛市科技局特安排青岛农业大学田雪梅、咸洪泉、王光远、刘根、邱敬翔5名从事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的专家和教授前来授课。其中,田雪梅、咸洪泉、王光远三位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来,他们一直从事食用菌育种及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具有很深的理论基础,又有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田雪梅老师是山东省应用真菌重点实验室科研骨干,中国菌物学会药用真菌专业委员会会员,山东省食用菌协会理事,青岛市第八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曾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农业农村部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通过山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1个,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这些高档次研究食用菌的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汇集紫云授课,为提升本次培训班的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培训规模大。本次培训班原拟培训3天,3期 、320人,实际培训2天,完成3期、人数410人,超任务28%。其中,松山、五峰、猫营、板当、坝羊、格凸河、猴场、大营、四大寨等乡镇,各20人,共180人。宗地、火花、白石岩3乡镇,因没栽培食用菌,未安排人员参加。县直部门10人,优纤贝公司220人次。是历年来科技培训时间短、培训规模最大的一次培训。
四、课堂纪律好。本次培训班自2019年19日开班至20日结束,每期培训班学员都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无人在课堂上接打手机、无会上议论、说话和乱走动现象,为办好培训班提供了良好的秩序,保证了培训班正常开展。
五、培训效果佳。主要体现在:一是学员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培训中,我们安排工作人员时常行回查看,玩手机的人少、多是抬头认真听课或埋头认真记做笔记。在考察中,大都能认真观察大棚食用菌的长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对观察中存在的问题大胆提问,寻求解答。二是老师们认真备课、准备充分。课堂上老师们紧紧围绕香菇栽培管理食用菌对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因素需求;紧紧围绕香菇刺孔关键技术;紧紧围绕香菇棚体结构和香菇上架、蕾期、采收、注水和分级存储等关键管理技术进行了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讲解传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深受学员们的称赞。三是课堂学习与实地考察接合紧密,学员受益深。尤其通过考察紫云优纤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让广大学员对制作菌棒的全过程有所了解,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发展食用的信心和决心。实地考察后,松山街道亘旦组的唐学坤学员,立即向优纤贝公司杨总问道:杨总,我楼下的地下室能不能加工做菌棒;猫营镇牛场坡组的吴修勇考察后,向科技服务中心的陆主任反映说,他也想做个食用菌加工厂,叫邀请优纤贝公司杨总及时到他家考察,进行指导等。
每期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向田雪梅、咸洪泉、王光远、刘根、邱敬翔等老师寻求电话,要求加入微信网络,切实加强联系,解答疑难问题。老师们都欣然同意,并表示愿意为紫云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和奉献。